2023年到了,第三方弄虛作假如何整治?
一是第三方公司承接服務負載量與技術服務力量不相匹配。如安徽省某公司僅在F縣就承接污水處理廠(站)服務項目20個,此外還有多家企業的污水、大氣污染治理業務,業務網點覆蓋全省各地,服務技術力量與服務量不匹配,公司面臨技術人員嚴重不足的現實。一些公司不得不招收剛出校門的大學生,簡單培訓后便派往工作崗位;有的“飯不夠茶來湊”,招收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以解燃眉之急,客觀上為“造假”提供了溫床。
二是第三方公司內部管理不盡完善,尤其是一線人員管理較為松散。一線點位基本處于偏僻位置,公司管理難以顧及,關心不夠、酬勞不高、工作地點偏僻、文化生活枯燥、工作內容乏味,留不住人心,人員變動頻繁,工作實效難以保障。
三是點位技術人員有消極怠工現象。如安徽省生態環境廳通報的8起造假典型案例中提到,安徽尚德譜公司涉案人員未到現場采樣,憑空編造監測數據;貝斯泰公司涉案人員用運維人員的采樣替代現場采樣,編造采樣時間、頻次、質控標準樣品。筆者注意到,在各地生態環境部門通報的第三方環保造假案件中,不少都是一線人員的懶散怠工導致。
其一,進入環保服務市場的門檻較低,魚目混珠壞了一鍋粥。如只要具備注冊資金、一定數量的高(中)級專業技術人員以及辦公條件等,就可獲批公司注冊,有了這個“準生證”就可承攬環保服務業務。而對注冊條件審核把關卻難度較大,比如,注冊資金可以拿別人的錢過一下賬,注冊通過再歸還;再如高(中)級專業技術人數可有償掛靠,持證人不用坐班;辦公場所一紙租賃合同就能搞定。
其二,個別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對第三方服務過程缺乏有效管理。第三方機構理應給當地政府和企業污染治理帶來幫助,正是這種定位,使一些地方政府有著“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”的放心感,放松對其監督;有關部門有了風雨同舟的友情感,放松對第三方機構的監管;有的企業產生“我付錢你擔責”的自在感,甚至一起“消災”,放松了對其履約的要求。
其三,處罰力度尚不足以震懾造假。當前,受到刑法追究的造假者多是情節特別嚴重的,而還有相當一部分造假者基本只是受到了罰款處罰,打擊力度不夠。
鑒于以上原因,作者建議,全面整治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弄虛作假問題,要在不愿假、不能假,不敢假上同步發力。
從源頭解決不愿假問題。嚴把第三方公司注冊審批關,對現有公司全面整治,從嚴從實清查,不符合條件的要限期整改,整改通不過的要注銷資格。
對新辦公司,可提高注冊條件要求,提高進入門檻。
嚴把服務項目招投標關,將市場信譽度低、有造假劣跡、技術力量薄弱的公司拒之門外。
過程嚴管解決不能假問題。把加強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監督管理納入日常工作,加強相關制度、標準、質量、信譽、工況等管理,及時解決問題。
對技術素養差、怠工失責的第三方人員,要建議其所在公司立即做出處理。
管理部門人員對每個服務點位的每個環節、每個工況、每個設施、每項參數、每天臺賬、每組數值,都要管理核實不留盲區。
要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管理,同時充分利用技術手段,織密監管網。
以結果嚴懲解決不敢假問題。保持生態環境部門與公檢法等部門協同打假高壓態勢,對客觀性失真予以限期改正機會,對屢犯、蓄意、串通環保造假等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堅決繩之以法。
上一篇:標準物質和標準樣品的區別在哪里?
下一篇:第二輪第二批省環保督察即將啟動!